新闻动态Position

你的位置:尊龙官方入口 > 新闻动态 > 【血色丰碑·和平永续】“天山忠魂”杜重远:用生命诠释“中华民族最危险时,没有一寸土地是孤岛”

【血色丰碑·和平永续】“天山忠魂”杜重远:用生命诠释“中华民族最危险时,没有一寸土地是孤岛”

发布日期:2025-07-06 07:04    点击次数:139

编者按: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网开设《血色丰碑·和平永续》专栏,追忆英烈事迹,探访抗战遗址遗迹,阐释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旨在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天山隘口的朔风卷着雪刃切割巡逻车的装甲。车窗外,那条曾穿越天山风雪的驼队古道,依然在朔风中搏动。天山嶙峋的岩壁,拂过那些被缰绳勒出的深深印痕——那是抗战时期驼队运输物资留下的无声证言。八十年后的此刻,我的指尖正拂过覆盖其上的新雪,迷彩军徽的冰凉与石缝里残存的历史余温在凛冽中悄然共振。

朔风驼铃:冰封古道上的精神坐标

1939年,寒冬的朔风卷过天山北麓,一支驼队正迎着风雪向星星峡跋涉。沉重的木箱里装着军用物资,冰晶凝结在赶驼人古丽的睫毛上。这条横贯新疆的西北生命线,如同血脉般向烽火连天的前线输送着生机。而在迪化城(今乌鲁木齐)的“新光电灯公司”里,油灯彻夜映照着杜重远伏案的身影,墨迹在《反帝战线》文稿上晕开,字字如铁:“新疆当为抗战筑起不灭灯塔!”

当神州大地在日寇铁蹄下震颤,新疆以其连接苏联的万里疆域,成为支撑民族存亡的“钢铁脊梁”。霍尔果斯口岸昼夜不息地“吞吐”着军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到1年时间里,就有6000多吨苏联援华军事物资经此转运前线;天山脚下的牧民们砸碎积蓄罐,捐出10架“新疆号”战机翱翔中原上空,随后又响应全国的“一县一机”捐献运动,到1944全疆捐献的物资可以购买飞机140架。在这幅悲壮画卷中,留日归来的爱国报人杜重远,用生命在边疆写下最殷红的篇章。新疆军区某边防团连长曾多次带队巡逻在当年驼队经过的星星峡附近,触摸着峭壁上风化的拴马桩,他说:“每一次巡逻这条古道,都像在与历史对话。杜重远和各族先辈在极端环境下守护这条‘抗战输血管’,他们‘人在通道在’的信念,正是今天我们守护边疆的精神坐标。”

孤灯长明:文士脊梁撑起“精神烽燧”

1939年,受军阀盛世才邀请,杜重远怀揣一腔赤诚,带着夫人、子女返回新疆。他参与筹建的新光电灯公司不仅照亮了边城夜晚,更点燃了现代工业的火种;在新疆学院的讲台上,他开设的“抗战救国”课让数百维吾尔、哈萨克青年眼中有光;煤油灯下完成的《盛世才与新新疆》手稿,如利剑一般刺向黑暗。由于杜重远积极推行抗日宣传,在群众中的威望日益升高,遭到盛世才的嫉恨。1940年5月,盛世才将其逮捕入狱。1943年9月,杜重远惨遭杀害,时年45岁。

如今,从新疆大学“重远楼”传出的琅琅读书声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杜重远当年种下的“教育之树”硕果满枝。霍尔果斯口岸呼啸的中欧班列,将昔日的“抗战通道”化为和平纽带,各族青年在烈士纪念馆的誓言如天山回响:“守护这用鲜血浇灌的团结之花”。

雪莲永绽:没有一寸土地是孤岛

和平的雪莲,唯以热血浇灌,方得永世芬芳。杜重远女儿抚摸父亲雕像时曾说:“他的血已化作雪水,渗进边疆的土壤里。”这腔热血浇灌的精神,在今日新疆绽放为反对分裂的铜墙铁壁、民族团结的金色纽带、对外开放的浩荡东风。杜重远用生命诠释——中华民族最危险时,没有一寸土地是孤岛。今天,我们钢枪上的霜花与当年驼队的冰凌同样滚烫,守卫这方土地,就是守卫先烈以命相搏的未来!杜重远与万千新疆儿女用生命守护的不仅是一条物资通道,更是穿越时空的信念,那盛开在天山峭壁的雪莲永远昭示——忠诚如磐石,可镇山河。

八十载长风掠过天山,历史的回响愈发清晰。前不久,我和战友来到乌鲁木齐明德路1号的杜重远故居前,他亲手种植的榆树已亭亭如盖。八十年前他用生命守卫这片疆土,八十年后的今天,我辈军人誓为“天山雪莲的守望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钢铁长城的锻造者”。那条用生命守护的大通道,已从“战争动脉”蜕变为和平枢纽;而那盏不灭的孤灯,正化作新时代军人帽徽上的星光,照耀着天山脚下永不凋零的信念——忠诚如磐石,可镇山河。

(作者系新疆军区某部队61分队张翼、李坤)

编审:张艳玲 王月博【责任编辑:谢露莹】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尊龙官方入口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TOP